以色列情报机构内部传来惊人消息:6月那场被吹上天的“斩首行动”,根本没把伊朗核计划斩断! 据法国《世界报》披露,尽管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高调宣称“伊朗核设施已被彻底摧毁”,但以方情报人员却悄悄告诉法国同行——伊朗的核能力依然活着,只是暂时趴下。 450公斤60%浓缩铀气体仍在掌控中,关键科学家虽死未绝,技术资料毫发无损。 更让西方震惊的是,以方评估:伊朗重启核计划,不是能不能,而是时间问题。 这场被全球媒体渲染为“历史性打击”的军事行动,真实效果竟然如此有限? 所谓的“狮子的力量”到底打中了谁?
2025年6月13日,以色列代号“狮子的力量”空袭席卷伊朗全境。 从德黑兰总部到纳坦兹地下核设施,从皮兰沙赫尔的军事基地到大不里士的导弹工厂,数十个目标在一夜之间化为废墟。 以军宣称摧毁了伊朗的核设施、弹道导弹生产线,并精准清除多名革命卫队高层和核科学家。 内塔尼亚胡提前录制的视频中语气决绝:“此次行动将持续至消除我们面临的灭绝威胁为止。 ”表面上看,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战略升级,是以色列从威慑走向实战的标志性时刻。
然而,战后的情报评估却与战场宣传大相径庭。 以色列情报机构通过卫星图像、信号监听、人力情报等多重手段对袭击效果进行复盘,结果令人失望。 福尔多和纳坦兹的离心机阵列确实遭到重创,地下设施部分坍塌,电力系统被切断,短期内无法进行大规模铀浓缩。 但关键设备的损毁并未达到“不可逆”的程度。 许多核心部件被提前转移或深埋于加固层之下,袭击后仍可修复或替换。
更关键的是材料储备。 情报显示,伊朗在袭击前已将大量高浓缩铀转移至未公开的隐蔽地点。 目前掌握的数据显示,伊朗仍保有约450公斤浓度达60%的铀气体。 这一数字远超国际原子能机构规定的民用上限,且距离武器级90%仅一步之遥。 只要重启离心机群,数周内即可完成最后浓缩步骤。 这种储备量足以制造多枚核弹头,构成了实质性的核门槛能力。
科学家的损失同样被高估。 虽然穆罕默德·马赫迪·塔赫兰奇、法里顿·阿巴斯等知名核专家在空袭中身亡,但伊朗核计划的核心知识体系并未断裂。 大量中层技术人员和工程团队幸存,且伊朗多年来建立的完整科研档案和数字化资料库未受波及。 这意味着即便失去个别领军者,整个项目仍具备自我延续能力。 知识,才是最难以摧毁的“基础设施”。
伊朗的核设施早已实现分散化与地下化。 除了广为人知的纳坦兹和福尔多,伊朗在扎格罗斯山脉深处、偏远沙漠地带甚至城市地下,建设了多个备用设施。 这些地点隐蔽性强,防护等级高,6月的空袭并未覆盖全部节点。 以色列F-35A战机虽具备钻地打击能力,但面对多重加固目标,单次打击难以确保彻底摧毁。 许多设施在遭受部分破坏后,可通过内部备用系统维持运转。
以色列军方在行动前曾乐观估计,打击窗口正在关闭,必须在伊朗“临界点”前出手。 但现实是,伊朗的核能力展现出惊人韧性。 其核计划早已从单一中心发展为网络化结构,具备快速重组和恢复能力。 即便主要设施瘫痪,剩余资源仍可支撑低速但持续的技术积累。 这种“打不死”的特性,使得任何外科手术式打击都难以达成终极目标。
美国在行动前的态度也耐人寻味。 特朗普5月28日曾公开警告以色列“暂勿攻击”,试图为美伊谈判保留空间。 但以色列选择在美伊博弈胶着之际发动突袭,显然有其独立战略考量。 这场打击不仅是军事行动,更是政治表态:即便美国寻求缓和,以色列仍坚持自身安全红线。 这种“自主威慑”模式,凸显了以方对美国承诺的不信任。
伊朗的报复威胁持续发酵。 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誓言“严厉惩罚”,武装部队扬言让以色列和美国付出“沉重代价”。 此前伊朗已宣称掌握以色列秘密核设施的情报,并警告将实施“精准对等反制”。 6月袭击后,伊朗革命卫队进入全面战备状态,导弹部队频繁调动,无人机侦察范围扩大至以色列纵深。 地区紧张局势并未因空袭结束而缓解,反而进入新的对峙周期。
以色列国内的反应同样复杂。 国防部长卡茨将此次行动称为“决定性时刻”,试图塑造历史功绩。 但情报部门的内部评估却揭示了战略局限。 军方已开始筹备后续行动,计划进行为期一周的持续打击。 数万名预备役士兵被召集待命,表明以方预判冲突可能长期化。 这种“边打边看”的策略,反映出对一次性解决问题缺乏信心。
法国《世界报》的报道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:现代战争中,物理摧毁难以根除技术能力。 伊朗的核知识、材料储备和分散化布局,构成了难以彻底清除的“影子核计划”。 即便以色列动用最先进武器,也无法确保百分之百摧毁所有节点。 而只要存在一丝重启可能,威慑与反威慑的循环就不会停止。
以色列情报机构紧盯伊朗动向,随时准备再次出手。他们相信,只要发现伊朗重启浓缩活动或修复关键设施的迹象,新一轮打击将立即启动。 这种“持续压制”策略,意味着中东可能进入一个由空袭、报复、再空袭构成的无限循环。 核能力的存续,已不再是技术问题,而是意志与耐力的较量。
参考来源 · 1
配查网-配资股网站-网络配资公司-配资正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